近年來,鮮銀耳開始進入公眾視野,超市和網上均有銷售,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食用鮮銀耳有中毒的風險。
關于這一點,國家食藥監總局最近也發布消費提示,鮮銀耳因受培植環境及土壤的影響,容易染上致病菌并產生毒素。誤食有毒或者變質的鮮銀耳可能會導致嘔吐、腹痛,甚至出現黃疸、血尿及抽搐等癥狀。這是因為,鮮銀耳容易感染椰毒假單胞菌,它產生的主要毒素是米酵菌酸。日光照射后,這種毒素會變成米酵菌酸異構體——異米酵菌酸,它對人并無任何毒性。即使含有米酵菌酸毒素的變質鮮銀耳,暴曬兩天,其中95.3%~97.6%的毒素也會被破壞掉。因此,食用干銀耳中毒的風險特別小。
由于變質鮮銀耳引起的中毒事件后果比較嚴重,一些銀耳種植區就禁止售賣鮮銀耳。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至今,很少再聽說有食用鮮銀耳中毒的事件。現如今,隨著冷鏈物流的發展以及人們對生鮮食品的追求,鮮銀耳又回到公眾的視野當中。
其實,相對干銀耳,鮮銀耳的營養價值并不高,因為銀耳干制以后并沒有損失多少營養成分。鮮銀耳的優勢在于吃起來更糯,口感要稍好一些。為了這稍好的口感,冒著中毒的風險實在不值得。不過如果你確實喜好這一口的話,購買時要注意,若銀耳花朵存在太過瘦小、透明度不好、呈灰黃甚至暗綠色、蒂部有橘紅色斑塊、彈性不好、易撕碎、腐爛變質、發酸發臭等情況,就不要購買了。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鮮銀耳后,如果出現嘔吐、腹痛等疑似中毒癥狀,要及時就醫并向醫生說明情況,避免錯過最佳救助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