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水到,菌子笑”,一連幾場大雨的澆灌,廣袤無邊的野生菌王國—南華的千里群山上,一叢叢一片片一朵朵野生菌精靈,如春筍般爭先恐后破土而出。8月21日,南華縣五街鎮松茸采摘“開山節”如期舉辦。
“開山節”的舉辦,預示著南華野生菌的采摘“高潮”正式來臨。

“開山節”是由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五街的松茸菌競相加入市場流通環節,賦予它更多的經濟價值,改變了五街彝族群眾的生活,善良的五街彝鄉群眾就以歌舞、祭祀方式感恩松聳的奉獻和饋贈,逐漸便形成了現在的“開山節”。最早的開山祭祀活動是以家庭為單位,自發到海拔比較高又有祭祀廟堂的地方進行祭祀祈福,感恩守護大山神靈給予美好事物的賜予。同時,五街的彝族群眾相信菌子是有靈性的,就好像一個個小小的生靈,在深山老林中蘊育,離開大山走向市場,成為人間美味,所以通過祭祀活動,起到一種向生命致敬的作用,也給菌農一份安心。
時間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二十一世紀初,五街鎮在全州范圍內率先實行了封山育林育菌保種促繁措施,菌山可以自封,也可以承包給別人,實現了松茸菌產量品質的大幅提升。祭祀活動也從家庭為單位擴展到以村組為單位,甚至是幾個村組聯合祭祀。祭祀的內容也更加豐富。首先,祭祀天,天上住著各路神仙,統管著世間的一切;其次,祭祀大地,大地以她的厚重,孕育了一切生靈;再者,祭祀古樹神靈,在五街彝族的宗教信仰中有一種古樹崇拜,古樹崇拜是一種祖宗崇拜中分離出來的信仰。參與整個祭祀活動都的人們都帶著深深的敬畏之心,體現出祭祀活動的肅穆和莊嚴。在主祭的帶領下,菌農紛紛殺雞宰羊進行祭祀,祈求今年風調雨順,多出菌子,多找松茸,補貼家用,供子女上學。肅穆的開山儀式,也變得更加熱烈和豐富。


看,低沉的喇叭,吹響古老的呼喚;情深意長的青棚調,正在歌頌這個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時代、繁榮的盛世;古老的羊皮舞,舞出彝人古韻的豪放,舞出彝家兒女美好的生活;濃烈的苦蕎酒、熱情好客的彝家人歡迎您到“野生菌王國”、“生態美食縣”、“松茸之鄉”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