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南省加強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暨新聞媒體通報會上獲悉,截至今年7月21日,云南省政府食品安全辦接到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報告13起,涉及7個州市11個縣市。
每年進入食用野生菌季節,就進入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高發期。據了解,云南省野生菌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其中存在多種有毒品種,且不易鑒別。誤食有毒野生菌,會因為其中含有的毒肽、溶血素、生物堿、紅菇素等毒素通過人體的消化系統進入血液系統,進而損害人體的肝臟、腎臟、心臟等器官。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后沒有特效療法,病死率高、風險極大。
據通報,截至今年7月21日,云南省政府食品安全辦接到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報告13起,涉及昆明市呈貢區,昭通市鎮雄縣,紅河州蒙自市、石屏縣,臨滄市滄源縣,文山州廣南縣、麻粟坡、文山市,楚雄州南華縣、牟定縣,玉溪市華寧縣等7個州市11個縣市,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
電視電話會上強調,在高度重視、全力以赴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同時,還要結合云南實際,注意防控其他中毒事件的發生。要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加強宣傳普及,開展預警提示,告知人民群眾,不要采食知道甚至不知道的野生果實,不要隨意用野生果實釀酒,特別是不能食用草烏和附片等毒性中藥材加工的食物。去年,紅河州發生食用野生馬桑果中毒事件,迪慶州發生食用野生蜂蜜中毒死亡事件;今年,楚雄州發生食用草烏中毒死亡事件,保山市發生飲用野三七泡酒中毒死亡事件。
同時,各地要持續加大對食用野生菌交易市場的巡查力度,謹防品種不明的有毒野生菌上市銷售。加強集體供餐單位、旅游景區供餐單位、學校食堂、幼兒園、婚宴、農村自辦宴席和施工工地等重點監管單位、區域的監督檢查力度,嚴格禁止以上單位自采、購買、加工、供應野生菌,嚴防群體性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發生。
除此之外,云南各級醫療機構將持續做好食物中毒應急救治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強食物中毒特別是食用野生菌中毒醫療救治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救治水平。對病情嚴重,本院不具備救治條件的,要及時轉診;來不及轉診的,要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上級醫療機構求助。在救治病人過程中發現接收的病人屬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要按照規定及時將相關信息報告當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還應進一步加強食源性疾病個案信息、生物標本的采集和信息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