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具有羊肚菌分布,但野生羊肚菌栽培困難,近年來四川、重慶、湖北等地相繼有人工栽培成功的報道。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經過多年研究實踐,形成了一套羊肚菌栽培技術流程,實現了北方地區羊肚菌的穩定栽培。其中,品種的選擇是栽培成敗的關鍵。北京市雖有野生羊肚菌的分布,但能否用于人工栽培,需要做馴化研究,而從四川引進的羊肚菌栽培品種是否適合北方氣候條件未見報道。為此篩選出適宜我市平原林地栽培羊肚菌品種尤為關鍵。
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排列,播種T1、T2、羊1、新疆平頂、劉大、劉小、劉七、本黑(河北黑)、本黃(河北黃)共9個品種。每個品種挑選無污染、菌絲健壯的栽培種,分成3等份,播種30平方米,即三次重復。平整場地,用旋耕機將土打碎,按畦面寬 1米、長10米、高15cm,行道 0.5米開畦以備播種。將栽培種挖出、捏碎,用大容器盛裝。將準備好的菌種均勻地撒在已準備好的廂內,再用大小粒徑 1-3 公分的土均勻的覆蓋在上面,覆土厚度不超過3公分。播種后搭建小拱棚,控溫、保濕、暗光進行發菌。預計明年4月份進入出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