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讓香菇種植“零污染”
炎帝科技公司代理董事長劉海波介紹,炎帝科技的貿易產品以鮮品為主,廠區占地608畝,廠房面積28萬平方米,產量大約40-60噸一天。該公司不僅利用工廠化、標準化、規模化的香菇生產,還采用了循環利用菌苞的新技術,更對香菇進行高質化深加工,比如保健品。
技術中心主任阮富升介紹,科技種菇帶來兩大好處。第一,工廠化、機械化、規模化的香菇生產,提高勞動效率,從制苞,到接種、養菌、脫袋、采摘、回收各個環節都加入了機械化工序,大大縮短了勞動時間,降低了成本,從而帶來更大的效益。第二,農產品質量安全有了保障,生產有機香菇,不使用任何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比傳統的香菇種植更科學更先進更健康,而普通的農戶由于技術落后可能需要添加劑來催產和保鮮。同時,炎帝科技和上海農科院合作,改良菌種,培育出更適合大規模化工廠生產的母菌。
阮富升還介紹說,由于采用了循環利用菌苞的新技術,在菌苞用完后他們就把菌苞回收加工成有機肥,使香菇從種植到加工的各個環節實現了零污染,更開拓了有機肥料這個新的增長極。
互聯網+讓菇農不出村就“買全國賣世界”
打開淘寶網,搜索香菇,經營隨縣香菇的店家就不斷映入眼簾。采風團成員在走訪隨縣三里崗鎮吉祥寺村、楊家棚村發現,這兩個村都建設了“村友淘”便民服務站。據介紹,“村友淘”就是通過網絡平臺嫁接各種服務于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服務領域,使之兼而成為遍布鄉、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