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水資源、獨特的地貌孕育著陸地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已被認識的植物、藥物、真菌類有24科71種,其中豬苓、靈芝、桑黃、樺褐孔菌、云芝等市場看好。近幾年野生資源幾近枯竭,人工栽培倍受矚目。基于這種背景,黑龍江省牡丹江林業科學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室對豬苓半野生,人工菌核伴栽、菌種結核試驗進行了多年系列試驗和研究。
據了解,黑龍江省林區自2014年4月1日起,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進入天然林保護二期工程的實施階段。而林下經濟、林菌、林藥、林木、林草、林菜復合經營共贏發展是可持續林業的主要模式。為此,劉瑰琦及其同事學習了陜西、山西、濟南、遼寧幾個省份在菌核伴栽方面的技術經驗,結合黑龍江的森林資源狀況,制定了黑龍江省野生豬苓原生態培育技術示范路線。利用清林撫育剩余物,首先針對過去無序采挖的樹根、坑穴、裸露地貌進行菌核伴栽。采用添加枯枝落葉、枯草枯葉回填原生環境植被覆蓋物的方法取得了同仁的共識。
劉瑰琦表示,希望通過以上技術內容的具體實施,達到林藥、林菌、林菜、林木共贏的現代林下經濟,保障森林經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