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創新體系,變賣原材料為賣產品、賣產品為賣品牌、賣品牌為賣市場、賣市場為賣生態。2017年初,寧陜縣開始天麻、豬苓的地標申請工作,在全縣11個鎮深入調研,選點取樣,進行檢測,收集了天麻、豬苓的有效成分數據,撰寫了寧陜天麻、寧陜豬苓評審匯報材料,加強與中省市農業部門聯系溝通,贏得中省市各級農業部門的高度肯定。
2017年6月省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組織省農業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陜西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普查辦公室等單位11位專家、教授,先后深入江口鎮江河村惠農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城關鎮月河村秦森種養合作社、寧陜縣志華生態家庭農場分別對天麻、豬苓種植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對“寧陜天麻(目錄外)地理標志審定”評審。經過合議,專家組認為“寧陜縣是野生天麻分布區,天麻生長自然環境優越,人工栽培歷史悠久,品質特色鮮明,市場認可度較高,產業前景廣闊,符合農產品地理標志相關要求,同意寧陜天麻、豬苓申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2017年11月28日,國家農業部召開2017年第四次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會,寧陜縣精心準備了答辯匯報材料,向評審委員會展示了寧陜天麻、寧陜豬苓的品質與特色,順利通過農業部專家評審。
“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就等于有了農產品品質和聲譽的‘身份證’,對提高本縣天麻、豬苓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助力脫貧攻堅等具有重要意義。”寧陜縣藥菌辦主任、農水科技局副局長吳剛說。
下一步,寧陜縣將按照“特色產業、企業引領、基地承載、科技支撐、品牌打造、循環發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寧陜道地藥材專家工作站,把以天麻、豬苓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注重產學研一體的深度開發,不斷提高科技含量,為提升規模效益、助力脫貧攻堅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