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阿壩州、縣兩級科技局幫扶支持的中藥材豬苓試種地傳來好消息,通過七年的探究摸索,小金縣人工種植豬苓技術取得成功,其產量較傳統培育提高了1倍,每畝豬苓年均純收入達3.9萬元。該項技術的成功標志著小金縣已掌握豬苓種植技術成熟,該種植技術的成功對加快該縣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動產業扶貧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豬苓我國常用的名貴中藥材,野生豬苓多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半陰半陽山坡,喜微酸土壤,需與蜜環菌共生。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豬苓在臨床上除傳統用于治療利尿滲濕、通淋退腫外,還有一定的抗腫瘤、防治肝炎的作用。目前,野生豬苓資源越來越少,人工栽培成功率較低。而小金縣山勢、土壤、氣候等條件,均非常適合豬苓生長,對于人工栽培豬苓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近年來,州、縣兩級科技局大力支持撫邊鄉小金縣華輝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開展仿野生豬苓試種栽培。經過多年反復試驗,該縣豬苓種植取得成功,其人工培育豬苓產量較傳統培育提高了1倍,每畝豬苓年均純收入達3.9萬元,是阿壩州繼九寨溝縣后人工豬苓培育產量最高的縣。
據小金縣科技局副局長宋海軍介紹,下一步,小金縣將以華輝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為龍頭,舉行豬苓種植技術培訓會,指導產品銷售,引導我縣群眾栽植豬苓,讓更多老百姓通過科技種養技術走上發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