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環菌屬內的一些真菌種類常具有較高的種內變異,已報道的如蜜環菌(A. mellea)、高盧蜜環菌(A.gallica)等。這些種內變異常與地域分布呈現一定的相關性。
有關豬苓與蜜環菌的關系國外還研究較少,而我國在此方面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從蜜環菌對豬苓菌核的侵染到雙方的營養互作過程已漸被人們所熟知。然而,在研究豬苓與蜜環菌的關系過程中,有關與豬苓共生的蜜環菌的種性研究較少,眾多豬苓研究的文獻及專著中所提及到的蜜環菌均為Armillaria mellea 或Armillaria sp。
近來,日本學者對中國的3個豬苓樣本(陜西2+河南1)以及日本本土的3個豬苓樣本進行了共生蜜環菌的分離及鑒定,其研究結果認為與豬苓共生的蜜環菌與A. sinapina, A. calvescens,A. gallica, A. cepistipes, and A. nabsnona)有非常高的聚類支持度及序列相似性,而和A.mellea卻完全位于不同的聚類分支。
據悉,2015第二屆全國豬苓會議根據豬苓產業科研、生產的實際情況,不僅安排了《豬苓栽培和產品開發中關鍵問題探討》等多個主題報告,還設置了《基于GIS技術在四川省豬苓適宜區研究》、《豬苓菌核共生蜜環菌的種性確證》等9個專題報告,同時還安排了新產品新技術暨商務推介會、豬苓產業發展圓桌論壇、豬苓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預備會議,基地參觀等多項日程。此外,20多家企業參與展覽,展示了近百種新產品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