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靈寶市西閻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鄉,全鄉工業企業極其薄弱,農業是群眾致富的唯一出路,但如何讓農業真正成為富農的法寶,這是困擾全國農村發展的一個難題,十多年前同樣也困擾著西閻鄉的干群。
一、起步篇
2003年,靈寶市做出大力發展食用菌的決策,西閻鄉黨委、政府積極響應,搶抓機遇,在其他鄉鎮還沒有弄清楚干與不干的時候,西閻鄉已經做出以干頭、賈村為主,在沙河兩岸河溝荒地發展香菇的決定。帶著群眾的期盼,背負著懷疑的目光,西閻鄉黨員干部外出學習,在上級技術部門的指導下,該鄉重點發展夏菇,一方面避免了春菇市場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面填補了夏秋季節市場新鮮香菇稀少的空白,此外,發展夏菇省去了春菇種植需要的溫室大棚等設施,遮陽棚投入相對較低。為此,西閻鄉在沙河兩岸大力栽種楊樹等苗木,對河溝土地進行平整,沙河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兩岸成排的樹木拔地而起,群眾利用樹林陰涼的環境,在樹下發展香菇種植,既養菌又養樹,實現了生態的穩定和諧,改善了環境,致富了群眾,小河溝從此開始了向“聚寶盆”的美麗嬗變。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西閻鄉的夏菇種植規模由起初的幾千袋發展到現在的1100萬袋,年產量突破2.3萬斤,產值達1億多元,同時帶動香菇冷藏、冷運等行業發展,全鄉用于香菇儲存的類冷庫達120余座,冷藏運輸車5臺,并以逐年增加的態勢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