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地處高海拔的天峨縣八臘瑤族鄉寒氣襲人,但寒冷的氣溫絲毫擋不住農業生產的火熱。在龍灘溝庫區移民優質食用菌生產基地里,整齊地擺滿了黑木耳菌棒,10多位菌農正忙著采摘黑木耳。
該基地位于八臘鄉八臘村小寨屯龍灘溝,以栽培優質黑木耳為主。目前,該基地先后投資220多萬元,建成了占地面積100多畝的黑木耳生產簡易大棚,并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為經營模式,實現技術資源與市場營銷信息共享,達到雙贏的目的。基地共有新平東、林佑、小寨等3個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入社農戶52戶。目前,共生產黑木耳100萬袋,預計干木耳產量達7.5萬公斤,產值500萬元,純收入200萬元,示范區群眾戶均收入達3.8萬元。
天峨發展食用菌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4.02%,每年間伐管護、更新造林、成林砍伐等都產生大量的廢棄枝丫和雜材;全縣現有40多家木材加工廠,每年木材加工所產生的邊材鋸末、木頭木尾等下腳料有近2千萬立方米;農業生產中,每年還產生6000多萬公斤的玉米稈、玉米芯以及2000多萬公斤的干稻草,這些有機物質為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食用菌生產“變廢為寶”,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明顯。
去年以來,天峨縣按照市委“產業增量提質工程”決策部署,把食用菌產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第一大產業來抓,共安排20萬元對食用菌種植戶給予菌種補助。截至目前,該縣共完成栽培食用菌732.6萬袋(棒),預計產量498.17萬公斤,產值3815.98萬元。其中,僅黑木耳實際栽培規模為389.5萬袋,預計產量30萬公斤,總產值1800萬元。其他品種有靈芝、香菇、平菇、竹蓀、茯苓等。食用菌產業逐步成為該縣農業產業中的支柱產業之一,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工廠化、標準化生產是食用菌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這種發展模式不僅能克服一家一戶生產的弊端,還能大大提高食用菌的質量與數量。”該縣農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說。為此,天峨縣大力實施“百萬袋優質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項目建設,主要建設有龍灘溝庫區移民優質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八臘鄉什里村靈芝孢子粉栽培示范基地、坡結鄉坡結村黑靈芝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等,帶動全縣食用菌生產。并引進廣西壽菌園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統一為種植戶提供菌種、機械等生產資料,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逐步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格局。
今年,該縣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對一些規模大、檔次高、帶動能力強的食用菌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在土地流轉、基礎設施配套、專項資金、用工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并加強科技培訓和人才教育,對食用菌產業進行統一的管理、技術指導和提供“產、供、銷”一體化服務,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食用菌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