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記者從華縣金堆鎮了解到,該鎮農民大力發展豬苓產業,廣泛種植中藥材豬苓,幾年下來,不僅家家有了可觀的經濟收入,還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
“這一窩豬苓大約一平方米,你別看它占地不大,三年后就可為我帶來上萬元的收入。”村民張宏告訴記者,從2009年開始,他每年都種植40多窩豬苓。一窩豬苓按一平方米下10斤種子計算,三年后就可采挖100斤,可帶來1萬余元的收入。這幾年來,光種豬苓這一項就給全家人帶來了一筆不菲的收入,讓他和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村民崔新華說:“這幾年種植豬苓不僅自己賺了錢,還輻射帶動了鎮上及周邊村民。種豬苓,投資少,見效快,易于管理,又能解決農村不少剩余勞動力。”村民們很喜歡這種“地上種果樹、地下種藥材”的“立體農業”發展新模式。現在村上成立了豬苓種植專業合作社,全村410戶人,豬苓種植專業戶已達300多戶,其中特大規模種植50多戶,總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從業人員超過800多人,人均收入超過萬元。
面對如此廣闊的“錢景”,鎮上一名干部說,下一步將引導全鎮村民繼續擴大豬苓種植面積,以專業種植合作社為平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把金堆豬苓種植培育成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優勢產業,進而帶動更多的種植戶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