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吳述亮(前)等正在精心管護食用菌包。(楊俊 攝)
12月28日,筆者在天柱縣遠口鎮芹田黑木耳種植基地看到,成片的食用菌包密密麻麻地依柱斜立,一朵朵小巧逗愛的菌朵破膜外長,村民有的在壓條搭棚架、有的在細心的查看菌苞出芽情況,每片菌田都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忙碌景象。
“基地從10月上旬破土動工以來,已流轉11戶村民的20余畝荒田,引植黑木耳3萬多棒,按目前的長勢來看,產值應該在32萬元以上,這對我們芹田來說可不是一必小收入!”村民吳述亮說。芹田是遠口村的一個村民小組,長時間來,村民一直徘徊在產業發展的的十字路口。
團省委駐村工作組調研后發現,當地村民有創業激情、卻無啟動資金和項目,今年,經團省委駐村工作組和鎮村的共同努力,爭取到白市水電站移民后期扶持資金50萬元,先期18萬元黑木耳種植已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