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的李春學是松桃苗族自治縣孟溪鎮一位農民,他一門心思地研究香菇培育技術,經幾年發展,小香菇成就了大產業,成了遠近聞名的香菇產業致富能手。
2007年3月的一天,機會總是青睞有頭腦的人。在外打工的李春學,在電視上看到介紹農民培育反季節香菇致富快的消息,毅然決定返鄉培植香菇。
李春學特別關注媒體上對種植香菇方面的信息,經咨詢縣農業部門專家得知:孟溪很適合種植反季節香菇,如管理得好,種一畝香菇,效益是種一畝水稻的20倍。李春學驚喜萬分。
不到半個月,李春學籌集資金,大膽引進反季節香菇,租地10畝建大棚15個,當年純收入達20萬元。經幾年發展,李春學對種香菇的技術越來越精湛,小小香菇遠銷重慶、湖南兩地大市場。這時,李春學決心帶動更多的村民發展,把香菇產業做大做強。
“一人致富不算富,萬人富裕才幸福。”這是李春學常說的一句話。為帶動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他決定組建合作社擴大香菇栽培規模。2011年6月,李春學向縣有關部門申請,組建松桃桃源生態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入社社員采取合作社+基地+計生“兩戶”+農戶的發展模式,為社員提供信息共享、資源共用、經濟共助的“三共”服務,幫助缺資金、缺技術、缺項目的“三缺”社員提供菇種、技術以及香菇營銷等,先后在孟溪鎮的安山、寨院、孟溪、木耳等4個村發展社員82戶,香菇種植120畝,已建菌棒生產加工廠房、標準貯藏室、菌種廠房等配套設施房4座,生產大棚80個,培植香菇100萬段,預計今年可實現收入500多萬元,已初步形成連接香菇生產與大市場的產業鏈條。
為讓入社社員獲得滿意的入社效益,李春學組建了一支技術團隊,從產前、產中、產后為社員提供全程一條龍服務。
“我加入桃源生態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3年多,按成本每菌棒2元,我買2萬棒,合作社跟蹤指導,除成本每棒純收入2元以上,一年凈賺4萬元。”社員毛全康說。
“有李春學指導,發展香菇產業不愁賣不出去,合作社有3臺烘干機,相當于給我們買了保險單。”入社社員毛全勇搶過話說道。合作社82戶社員,通過入社種菇或在合作社打工,戶均年增收3至5萬元,實現了入社社員在家門口享有一個終生的“金飯碗”。
如今,李春學和他的香菇產業緊緊圍繞土地高產化、香菇品種優良化、作業機械化、香菇基地網絡化、菇園花園化、基地管理科學化、服務全程化的“七化”管理模式,致力于打造一個“經濟、社會、富民、生態”協調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化企業,從單一的香菇種植,發展到“集香菇培植、產品精加工開發、營銷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的經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