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進梵凈山西麓的印江自治縣,整齊劃一的園區布局讓人賞心悅目。近年來,該縣立足生態茶產業、食用菌產業、生態畜牧業等特色產業,按照產業園區化、規模化、高效化的思路,積極引導產業做大做強,取得顯著效果。
園區引領 農業變身
來到印江縣木黃鎮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600多個標準化大棚尤為壯觀。“每年自家發展的食用菌純收入有20多萬元。”盤龍村村民田仁富說。像田仁富這樣的“大戶”在該村有14戶。
作為全省100個重點高效示范園區之一,印江縣木黃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核心區涉及該鎮6個村,拓展區涉及新業鄉等5個鄉鎮44個村。園區以食用菌為主導產業,全產業鏈條推進,配套速生菌繁育基地建設、食用菌精加工、有機肥廠建設。2013年園區實現銷售收入2.56億元,利潤1.44億元,園區內農民人均純收入7780元。通過園區示范,輻射帶動5800余戶農戶2.5萬農民發展食用菌產業,實現農戶脫貧致富。
同屬全省100個重點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之一的新寨生態茶葉示范園區和省級農業示范園印江湄坨村生茶茶葉示范園區,依托梵凈山的生態優勢,結合新農村建設,逐步實現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融合。
印江通過產業園區化發展,加速了農業規模化、高效化發展。2013年,印江茶葉和食用菌產值達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