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推動 農民增收
“我們現在基本沒有種包谷、紅苕了,一年都是圍著茶葉轉。”印江縣木黃鎮村民張羽明說。這幾天張羽明和其他村民一樣,正在抓緊進行茶葉秋管。
僅數年間,該縣已建成茶園32萬畝,種茶農戶達6.6萬多戶,今年上半年,該縣茶葉總產值已達6.03億元。
同時,走進該縣板溪鎮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整齊排列的食用菌菇棚綿延數百米,生產廠房、冷庫、機耕道等一應俱全。產業發展起來了,給當地群眾創造了一個就近務工的機會。“每天到基地務工的有20多人,多的時候有60多人。”基地負責人廖文剛介紹說。
今年,全縣發展食用菌5000萬棒,預計實現產值3.2億元以上。同時,該縣以太陽牛業等企業為龍頭,大力發綠殼蛋雞和特色養殖等,該縣的黔芙蓉綠殼蛋雞已遠銷北京、上海等地。
如今,印江縣圍繞茶葉、果蔬、生態畜牧三大主導產業,打造了“三帶五園”產業示范,力爭到2016年實現項目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上的目標。
品牌建設 產業升級
為打造品牌,印江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積極參加各類農博會、茶葉博覽會等活動,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同時積極引導企業申報QS認證的各項工作,先后成功注冊“梵凈山翠峰茶”、“梵凈蘑菇”、“黔芙蓉”土雞等著名商標,“梵凈山翠峰茶”、“梵凈山綠茶”在各類茶展活動中共獲170多個獎項。
在此基礎上,印江縣還出臺優惠政策,按照統一包裝、統一品牌銷售的方式鼓勵各企業到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開設店面和網點,擴大印江農特產品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銷售我們從來不愁。”新寨鄉蘭香茶廠負責人陳倫勇說,因為“特色中國·印江館”開館,讓印江的農特產品,供不應求。
同時,印江縣還采取減稅減租金等方式,把農業企業吸引到工業園區,實現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的有效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