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一袋袋大球蓋菇菌種運進了王店鎮桑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一個鋼架大棚里。正是這片約1畝的蘑菇地“吃”掉了約14畝的水稻秸稈。
在這個大球蓋菇大棚里,四道深溝鋪上了厚厚的秸稈栽培床。該合作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里使用的稻草全部來自合作社,約有14畝水稻的秸稈量,把這些廢棄稻草秸稈進行發酵處理,就能變成大球蓋菇生長的優質基質。”
據了解,秀洲區農作物秸稈年產量約21萬噸,如何資源化利用秸稈已成為保護生態環境、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而稻草栽培大球蓋菇又增加了秸稈資源化利用的方式。
“稻草栽培大球蓋菇技術正在進行試驗,如果種植效果好,將會考慮在全區范圍內推廣。”區農經局經作站技術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