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道外南直橋早市買了一些‘正宗’秋木耳,誰知回家一泡,木耳變成褐色,表面有霜狀物質,還嚼不動。”近日,哈市于女士反映,她在早市買的木耳掉色嚴重,口感很差,想提醒廣大市民,不要貪便宜反吃了虧。

早市買來的木耳。 圖片由市民提供
據于女士介紹,11月25日一早,她在逛早市時發現有個賣木耳的攤位前圍了很多人,商販稱自己賣的是正宗秋木耳,只要35元一斤,買兩斤以上30元,于女士覺得價格很便宜,讓商販當場泡一下木耳,發現顏色、味道、口感都不錯,便花110元買了3斤多木耳。可回家再一泡,木耳竟掉色成淺褐色,表面慘白,口感硬得像膠皮,還散發出惡臭。等于女士拿著木耳回到早市時,商販早已不知去向。“其實我當時也有些懷疑,但看到好多人都在買,后來聽附近商家說,其他買木耳的應該都是托兒。”記者注意到,這些木耳手感比正常木耳沉,表面有一層白霜,聞起來有異味,用清水泡發后有些粘手,散發出酸澀氣味,口感如同嚼橡膠。
隨后,記者聯系到哈市消協,工作人員表示,于女士買的木耳基本可以確定是假木耳,市民在早市購物時,對價格過于低廉的商品要謹慎購買,發現質量問題應到固定集市或主管早市的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專家教您四步挑選好木耳
一看:質量好的木耳朵面烏黑均勻有光澤,耳背呈暗灰色,無結塊;摻假的是黑灰色,上面掛了一層增重物,拿起來偏重。
二聞:新鮮木耳沒有酸臭等異味;若有霉味,則已受潮或變質。
三捏:優質木耳經過泡發后,拿出來含水量很低,捏起來不易碎;而質量較差的木耳,用手捏易碎,可能會有白色物質出現,且泡過木耳的水會嚴重變色。
四嘗:純凈的木耳,輕舔沒有異味;若有澀或辣的口感,說明經過人為的“加工”,品質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