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在斐濟共和國舉行了一場特殊的結業典禮,42名當地學員興高采烈地從來自福建農林大學專家手中接過畢業證書。
“菌草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收入,提供優質蛋白質食品,許多畜牧業的農戶都十分期待盡快種上菌草。”學員那坡留尼激動地說。
中國援助斐濟的菌草技術示范中心是兩國領導人共同確定、推動的一個中國援助斐濟的合作項目。迄今為止,已在福州為斐濟培養了39名技術人員和官員,在斐濟舉辦兩次培訓班,共計100人受訓。
斐濟共和國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氣溫偏高,本不適合菌菇生長。福建農林大學林占熺教授帶領專家組攻克技術難題,利用土和水調溫保濕,攻克了技術難題,探索出三類熱帶海島地區菌草菇出菇模式,目前已成功生產出菌草菇,結束了斐濟不能生產食用菌、藥用菌的歷史。
除了在菌草種植技術上“授人以漁”,專家組在Legalega研究站建成了一條日產5000袋、年產300噸菌草鮮菇的半自動化生產線。同時還引進一套菌草飼料生產設備、示范菌草鮮草收割、粉碎、打包的保藏技術,將為斐濟解決旱季飼料不足問題,為當地農民增收開辟一條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