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不敢相信這戈壁灘上能長出蘑菇,是援疆的天津技術人員通過技術攻關幫我們實現了脫貧夢,過去靠種地放羊全家9口人年收入只有7000元,現在種蘑菇我一個人的年收入就達到4萬元。”正在溫室大棚里為蘑菇澆水的當地農民買買提·麥提薩迪爾音說。
“以前種一畝地的土豆才產2000多斤,采用新品種后現在達到6000到8000斤,產量翻了三四倍。原來一畝地收入500到600元,現在一畝地能掙2000多元。收成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策勒縣農民圖爾洪家今年種植的土豆喜獲豐收,產量和收入都大大提升。
圖爾洪說的新品種就是由天津專家帶來的“津引8號”,是目前國內高產、優質的馬鈴薯品種。和田風沙大、荒漠多,農民很難靠農作物種植實現增收。天津市在策勒縣援建的金三農農業科技示范園,填補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空白。
今年,天津援疆工作在過去已建大棚5320座的基礎上,繼續支持擴建大棚1000座,提升林果種植1萬畝,并促成農產品深加工項目落戶天津援建的策勒健康農業科技產業園,首批簽約入園的北京富硒園科技、天津捷盛東輝等5家高科技企業將于今年年底投產。
今年以來,策勒縣緊緊圍繞援疆工作產業促就業新舉措,在“精準化、目錄式”招商引智的基礎上,規劃建設策勒縣健康農業科技產業園。產業園位于縣天津工業園內,規劃用地51.64公頃,總建筑面積16.87萬平方米,總投資3.6億元,計劃引進企業50家,形成產值20億元,可創造3000個就業崗位,帶動5000戶農民實現就業增收。一期工程于2014年5月1日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9944.96萬元,建筑面積4.77萬平方米,建設標準廠房11棟、科研辦公樓1棟,已全部完工。首批入園的北京富硒科技公司、天津市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家科技型企業,即將投入生產。
策勒縣充分發揮受援主體作用,以“筑巢引鳳”的思路,為入駐園區企業提供便捷的生產經營平臺,吸引企業入駐園區;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為對口援策項目建設開辟“綠色通道”,簡化援建項目審批程序,加快審批進度,提高辦事效率,吸引天津企業到策勒投資興業。
健康農業科技產業園在實施過程中,著力提升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創新產業援疆模式,大力發展高效、純天然、綠色農業及農副產品、林果產品深加工業,堅持引進科技含量高、吸納人才廣、支撐作用強、發展前景廣闊、能極大地拉動本地群眾就業的企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現以產業帶動發展,促進增收致富。
策勒縣健康農業科技產業園的建成,將以現代科技為依托,立足于本地資源開發和主導產業發展的需求,以農業技術創新為重點,以高科技、高轉化為特征,通過引進高科技農業產業化項目,構建集種子、肥料、精深加工和采購物流于一體的高端健康科技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實現“科技支撐,龍頭帶動,發展產業,促進就業,增加群眾收入,推動策勒縣跨越發展”的目標。
天津援疆指揮部副總指揮劉俊杰表示,在農業科技園、健康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帶動下,受助的策勒、于田、民豐三縣農牧民年人均收入將有大幅提高,三縣農牧民人均收入從2010年的3001元預計達到2014年的5218元,增長73.9%,到2015年有望實現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