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黃國勇第一次在呼圖壁縣農技站試驗田種植5畝巨菌草,畝產量高達18噸。2012年,他又嘗試在昌吉市佃壩鄉設施農業實訓基地種植10畝巨菌草,畝產也達到了17噸。今年,巨菌草的種植范圍已經輻射到了全疆大部分地區。除昌吉州外,在吐魯番、烏魯木齊、克拉瑪依、伊犁、阿克蘇、喀什、庫爾勒、和田等地的種植面積已達上萬畝。
黃國勇認為,若能借助好新疆特殊氣候以及擁有8大涉外口岸等有利條件,可以走出一條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和持續發展的“菌草之路”,并將新疆生產的各種食(藥、農)用菌源源不斷地運往世界各地。
菌草技術
菌草技術是包括菌草種植、運用菌草栽培食(藥)用菌以及菌料加工等綜合性新技術,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菌草的種植技術,包括種植菌草治理水土流失,種植菌草治理荒漠、沙漠的技術,此外,還包括菌草的加工、處理方法等。
第四,用菌草生產菌物飼料技術。
第五,用菌草栽培食(藥)用菌后的廢菌料綜合利用的技術,如用廢菌料作菌料、飼料、肥料的技術等。
第六,用菌草栽培的食(藥)用菌的儲藏、保鮮、加工等技術。
菌草技術由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林占熺教授于1987 年發明,并獲得日內瓦發明州政府獎金獎、法國國土整治獎。菌草技術已經在世界范圍推廣應用,傳播到世界75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