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萬源市竹峪農村信用社 從實踐 “ 三個代表 ” 的戰略高度,全方位,多層次的開展金融服務工作,緊緊圍繞政府發展農村經濟思路, 堅持 以 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為己任, 大力籌措資金,加大信貸支農力度, 緊扣農民增收問題, 積極放貸支持發展 袋栽菇, 在短短的近一年時間里,共累計 發放 袋栽菇專項貸款 890 萬元,為促進農民致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作用。
一、圍繞規劃布局,調整信貸投向
竹峪所轄四鄉一鎮,幅員面積寬,服務區域廣,轄區內山高林密,礦產資源稀少,廣大農戶大多以外出務工為生,在八十年代該地盛產“兩耳一菇”,經濟一度繁榮,后因大力砍伐樹木栽種耳菇,隨著林地資源大量減少,加之耳菇價格低迷,難以銷售,農戶栽種耳菇的熱情大減,農戶的致富門路缺乏。近年以來,當地政府切合實際,對發展方向進行了重新規劃和布局,支持一些農戶大膽引進新技術,積極發展袋栽菇,當地信用社也積極調整信貸投向,解決了部分農民的資金困難,推動了當地這一 袋栽菇 產業逐漸形成規模并發展壯大。
二、開展信用評級,加大信貸投入
該社圍繞地方政府發展 袋栽菇這一 思路,積極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轄內廣泛開展了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積極打造農村信用工程,加大對農民的支持力度,助推農村經濟發展。永寧分社積極組織人力為該鄉農戶全面建立了經濟檔案,評定信用等級 150戶,對種植戶適當提高授信額度并給予資金支持。通過評級授信,有效解決了農戶的資金困難,促進了農民增收,提高了種植戶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積極性。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農民嘗到了甜頭,紛紛采用新技術,自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自主選擇經濟發展項目好的袋栽菇,如:虹橋鄉 2村2社魏益軍于今年1月在信用社貸款5000元發展袋栽菇,經過短短的近一年時間,凈賺8000多元,他用賺來的錢擴大規模,如今已成了當地有名的種植專業戶;康樂鄉5村1社趙家平,以前靠打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見種植袋栽菇經濟效益可觀,于是找到信用社,信用社的同志經過實地調查后,發放貸款6500元,如今,他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萬元戶,過上了小康生活。
三、轉變貸款方式,打造特色產業
竹峪農信社在支持農戶種植 袋栽菇 中,積極轉變貸款方式,精心打造這一特色產業。一是依托當地氣候資源優勢,用好信貸資金優惠政策,調動廣大農戶的積極性,積極引導農戶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形成“積極發展特色產業”的農業生產氛圍;二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大力支持發展質優、適銷、價好無公害的袋栽菇 種植;三是在資金投向上,堅持 袋栽菇 種植農戶優先、利率優惠的信貸政策;四是在規劃布局上,幫助農戶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搞好整體規劃,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的原則,支持無公害袋栽菇 發展,確保 袋栽菇 質量;五是大力發展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打造了規模大、有特色、上檔次、出品牌的蔬菜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通過信用社強有力的支持,當地袋栽菇規模不斷發展,種植戶不斷增加,僅康樂鄉一村、二村、三村,虹橋鄉二村,竹峪鎮一村、三村就有 368戶農戶,栽種袋栽菇127萬袋,每袋可產干香菇0.3斤,平均每公斤40元,戶平年均增收8500元。
通過竹峪農村信用社強有力的對該地這一特色產業的大力支持,促使當地經濟發展有了較大的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種植農戶數由原來的 54戶增加到350戶,人均年收入由原來的3200元提高到6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