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創新 打造中國銀耳第一品牌
“第三屆中國通江銀耳節將于10月17日在通江舉行,熱烈歡迎各位朋友來通江作客,來通江品銀耳。”9月中旬,通江縣副縣長張莉新專程到北京就通江銀耳節進行了專題推介。
而銀耳節,只是通江決策者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中打出的“品牌助推產業提速發展牌”的一個縮影。
通江是中國銀耳的發祥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生產歷史。早在清代,通江銀耳就已成為宮廷貢品,備受慈禧太后的青睞。2004年,通江銀耳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05年,被全國食用菌協會定為名牌產品;2011年,搭乘“神八”進行太空育種試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賦予通江銀耳獨特的品牌價值。
如何讓品牌價值加速轉化成為市場競爭力?
通江的策略是:以文化為魂,持續深度創新品牌實踐,全力打造中國銀耳第一品牌。
對此,省工商局商標分局局長周廣平很是稱贊:“杜邦、海爾等世界名企實踐證明,優秀的品牌都是不斷創新的品牌。持續不斷的創新不僅能讓通江銀耳品牌煥發生機、永葆活力,還能為產業提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創新品牌與市場推廣,通江不斷持續發力。積極推進政府、企業及中介服務機構聚合力量,共下“一盤棋”——以文化為核,整合通江“三鄉”文化(銀耳之鄉、紅軍之鄉、溶洞之鄉),走“內練品質、外樹名牌、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路子,深度探索品牌宣傳推廣創新;積極著手申請中國馳名商標,全面加強品牌保護和提升美譽度;積極融入“巴食巴適”品牌體系。
系列創新組合拳帶動下,“通江銀耳”、“通江食用菌”不斷聲名鵲起——以其原生態、原產地的綠色之韻和健康之美不斷洞開新市場,成為大中城市的美食新寵。
通江縣委宣傳部一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通江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增大宣傳力度,全面提升品牌對產業的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