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化危為機?
通江,擁有銀耳及食用菌生長的獨特自然環境,且還是我省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通江產的銀耳,有機、純天然、營養豐富,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中的四分之三都能提供;市場對通江銀耳需求量不斷增加,通江食用菌產業種植、加工、銷售、研發體系日益完善。經過調研、咨詢、論證,目前已形成產量大、品質高之優勢,全國無出其右。系列調研中,通江決策者更堅定了發展信心。
打開新視野,機遇就在眼前。今年2月,在對縣情與市場充分把脈后,通江縣委、縣政府啟動一個令業界驚嘆的產業發展謀略,即銀耳倍增計劃:通過銀耳單產、生產規模、行業產值、農民收入和產業形象五個倍增及三次產業互動發展,實現銀耳產業“百億”目標。
通江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軍解釋說,倍增計劃以“文化提升,科技先行,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龍頭帶動”的發展戰略為引領,以產業集群為軸心,著力通過延伸產業鏈、做強深加工、科技創新、品牌創新,推動這一傳統優勢產業邁向高端化與全產業鏈式發展。
在政府、市場雙力牽引下,通江以銀耳為核心的食用菌產業風生水起。
在環境優化中,從政府到金融機構、保險機構、中介機構等,聚力構筑起了產業騰飛的“綠色航道”。在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的指導下,建起多個業內一流的高標準產業基地,現建有食用菌基地鄉(鎮)27個、專業村75個。在“倍增計劃”帶動下,裕德源、光泰科技、山霸王等龍頭企業紛紛在跑步中強抓管理、技改、研發等,繪寫著轉型升級發展的生動實踐。圍繞產業園區化發展,斥巨資打造的占地面積2400畝的中國·通江銀耳產業園正加速形成,園內不僅設有生產區、精深加工區、物流區、商務休閑區,還設有銀耳博物館、四川食用菌檢測中心、銀耳交易市場、銀耳主題公園等多種高端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