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標志商標是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并且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中國香菇文化首村坐落在湖北省遠安縣茅坪場鎮,這里森林覆蓋率達80%,木材蓄積量126.7萬立方米。鎮內平均海拔500米,平均氣溫14℃,氣候非常適宜菌類生長。農民栽培香菇歷史近30年,幾乎家家種香菇,戶戶懂技術。
食用菌產業是茅坪場鎮的農業主導產業和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2010年4月,茅坪場鎮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 “中國春栽香菇之鄉”榮譽稱號。2013年,全鎮種植香菇農戶4710戶,規模4662萬袋,干菇產量1758噸,鮮菇產量21246噸。今年,種植香菇農戶達到5031戶,規模達到4800萬袋,呈現出每年以100萬袋左右的速度逐年增長的發展趨勢。全鎮香菇栽培量和產量均占全縣的三分之一強,香菇產業年銷售收入達2.9億元。該鎮生產的香菇被中國綠色發展中心授予“無公害”和“AA級”綠色食品證書,所產香菇主要銷往東南沿海省市,并出口到日本、韓國、俄羅斯、歐美等國際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
中國香菇文化首村在湖北森源集團的傾力打造下,依托森源體系食用菌產業的巨大造血能力,創造性地在香菇文化村里引進GAP采選、加工、包裝體系,以森源品牌原生態香菇產業化開發為主線,以天然有機香菇種植、加工、科研為紐帶,利用茅坪場鎮清新的空氣、一流的水質及優美的環境帶動香菇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實現循環利用和環保型開發。
據中國香菇文化村創始人、湖北森源實業投資集團董事長別平介紹,現代人越來越追求天然、綠色的消費,使用帶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農產品的生產和發展,在改善生態環境,帶動和促進旅游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綠色動力”作用,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標桿。他說,隨著中國香菇文化村在全國的建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具有地方特質的香菇產品會獲得此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