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政府引導、集約化經營。食用菌產業化發展需要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提高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水平,按照“興辦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建立一個基地、覆蓋一批農戶”的模式,狠抓龍頭企業建設,要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扶持,擴大食用菌產業龍頭企業規模,增強其對周邊農戶的帶動能力,逐步建成管理水平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營銷能力強的食用菌龍頭企業或專業營銷隊伍,推動食用菌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2、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目前澤州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規模已達到相當水平,政府部門要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對每年引進的高科技人才給予科研專項經費支持,通過技術研發,使食用菌的產量及質量再提升、品質再優化,同時食用菌產品不能僅僅停留在鮮品階段,應該研發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一些產品,例如保健品、醫用品等,真正促使食用菌產業做強做大。政府相關部門還要通過邀請專業人士,舉辦各種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包括食用菌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技術、注意事項、污染防治等問題,特別是針對工廠化食用菌生產技能進行專門的培訓,就地培養一批懂技術、愿干事的專業人才,保障食用菌產業整體穩定發展。
3、政策扶持。國家、省、市、縣各級政府應制定統一的、操作性較強的包括資金扶持在內的相關扶持政策,堅持扶大扶強兼顧一般的原則,重點扶持具有一定規模、發展潛力較強的企業。(1)建立規范化食用菌菌種引進、研發實驗室和示范基地的,擇優給予50萬元的資金扶持。(2)扶持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按照基地規模大小給予不同的資金扶持。
4、引導、扶持新建或改建食用菌深加工企業。食用菌實現工廠化生產后產能迅猛增長,食用菌單靠銷售鮮品已不能適應產業進一步發展和社會需求,急需對食用菌進行深加工,充分挖掘食用菌的保健醫用價值,拉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提高食用菌生產企業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對新建食用菌深加工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年加工規模在1000噸以上的應給予相應資金扶持。
5、品牌建設。澤州縣現階段有“澤地萃”、“金連康”兩個知名品牌,但都不是省著名品牌、國家級馳名品牌。對于一個新興產業,應有現代市場營銷理念,實施品牌戰略,搞好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和農產品質量認證及地理標志等級,加大產品品牌建設力度,對認證品牌的申報、評定等要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和政策支持。對新認定的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和農產品質量認證及地理標志登記的給予資金獎勵。
6、建立基金制度。澤州縣去年縣財政出資1000萬元在建行設立了“助保金”,主要對微小企業貸款擔保,這一舉措對全縣微小企業幫助很大。但食用菌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事關“三農”問題,應盡早建立行業基金制度,一方面降低食用菌生產企業的生產風險,另一方面加強金融信貸支持力度,政府部門積極推動助保貸業務,調動各金融機構支持食用菌產業化發展的積極性,實行農業產業貸款貼息制度,充分解決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7、市場營銷。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立足本地,輻射全國,建立一個大的食用菌綜合批發市場,積極推銷本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