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約食用菌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困難
1、人才匱乏。專業人才應該說是目前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針對不同的食用菌品種,都有著一整套的嚴密的生產技術規程,沒有過硬的專業人才就不能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就不能保證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就不能保證產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2、產品單一。沒有向廣度和深度拓展,精深加工技術薄弱。食用菌的醫療、保健功能已得到公認,但目前食用菌產品中的初級產品(主要是鮮品)多,精深加工少,產品附加值低。現有技術、設備落后,科技含量低,食用菌藥用成分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質、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等開發力度遠遠不夠;產業鏈短,綜合利用水平低,沒有真正實現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變。
3、資金短缺。食用菌栽培屬于農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受市場影響大,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資金回收慢,發展食用菌深加工資金需求大,企業籌措資金難,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4、相關政策扶持滯后。對食用菌產業,國家或省至今沒有出臺統一的補貼政策,各縣對食用菌生產企業或種植戶的補貼政策差別又很大,如陽城縣對食用菌的生產補貼是按菌包計算,每個菌包縣政府補貼0.5元,而澤州縣是按企業新上項目進行補貼,標準也不確定,一般是10-30萬元不等。兩地相比較陽城的扶植力度較大。
5、本地市場銷售不暢。目前澤州縣工廠化生產的食用菌絕大部分銷往了外地,而在晉城本地市場銷售的大部分食用菌卻來自山東、甘肅、福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