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因素
(1) 政策支持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對農業進行了戰略規劃,強調“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引導投資進一步向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等領域傾斜”;要“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
2014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繼續開展高產創建,加大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2013 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加大科技驅動力度,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勞動力,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等法律法規以及產業政策都對農業、種植業、食用菌行業起到了極大的支持與扶持作用。
同時,國家鼓勵和支持采用先進或適用技術對農作物秸稈、農產品加工業副產品等進行綜合利用。工廠化生產食用菌,培養基的主要原料多為米糠、玉米芯等農作物下腳料,食用菌采收后剩下的培養基經加工處理后既可作為綠色有機肥,還可作為畜牧業的飼料,甚至可作為燃料,屬于國家鼓勵和支持的循環經濟。
因此,今后幾年是工廠化食用菌生產行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2)生活質量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善
工廠化生產食用菌不使用化肥,生產過程標準化,所產菌菇安全、可靠,質量穩定,易達到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質量標準。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不斷提高。
此外,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國民收入不斷上升,人們的飲食結構逐步向科學、營養的方向發展。食用菌因其較低的脂肪含量、豐富的營養成分,對改善飲食結構起到積極作用。因此,近年來需求量不斷上升,市場容量不斷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