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縣藍橋鎮新店子村,地處秦嶺深山,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為使當地群眾盡早致富,藍橋鎮黨委、政府集思廣益,巧用當地氣候、地理優勢,引進反季節蘑菇栽培項目,助力農民增收。
土地流轉為規模發展創造條件
要在山區發展產業,土地是首要問題。為了支持反季節蘑菇規?;?、產業化發展,藍橋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協調,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集中土地40余畝,修建大棚27棟,這在山區鎮也算是一個較大的規模了。
藍橋鎮新店子村反季節蘑菇種植基地流轉土地多為低產田,種植傳統農作物勞動強度大、效益低,可以說這些土地早已成為束縛山區群眾外出打工的雞肋。如今參與土地流轉的群眾不僅可以收取每年每畝1000元的流轉費,還可以自由選擇打工,在蘑菇基地打工還有優先權呢。
“不出家門就能夠有雙份的收入,誰不高興,在家還可以看娃,養些牲口,感覺土地流轉的方式好著呢。”在蘑菇基地打工的劉小莉高興地說。
反季節栽培 價錢好 銷售快
蘑菇栽培季節性極強,傳統出菇季節是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市民們想要在今年夏天吃到時鮮蘑菇,還真是不容易。藍田縣藍橋鎮反季節蘑菇種植正是抓住了這一特點,不僅讓當地群眾致了富,也讓市民享了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