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在慶元縣左溪鎮左溪村山道旁看到:高高的食用菌標準化大棚內,層架整齊分布、農民拿著小竹竿在棚內通風放氣……這是30畝省級優質高效種植業食用菌生產基地。左溪村30多萬段香菇和20多萬段黑木耳標準化生產,全村戶均年增收2.5萬多元。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成為左溪村農民增收的渠道。 食用菌是左溪村農民的支柱產業。2012年10月,左溪村投資85萬元,在仿輔洋建立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基地內設有1000多平方米菌棒工廠化生產區和近20畝標準化菇棚;建成50噸水池3個,形成灌噴自動化等。據介紹,食用菌棒原材料以及機械化裝袋、滅菌、接種等全部由基地完成,農戶向基地交納相應的服務費后,由基地統一安排菇棚,收成后食用菌產品全部由基地按市場價收購銷售。 為使標準化生產為廣大農戶接受,慶元縣農業部門編印了香菇、黑木耳栽培技術規則,將標準化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適用技術。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左溪村食用菌種植戶堅持科技育菇,全年產量比往年提高6至7成。新品種的引進和新技術的運用,使左溪村的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煥發了生機。 這種“集中兩頭、分散中間”的模式,去年被省農業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列入“省級優質高效種植業食用菌生產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