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項促農增收的新興富民產業,在扶持政策推動下,陽泉市食用菌生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截至目前,全市食用菌設施面積達到10.9萬平方米,生產總面積達到37萬平方米,預計食用菌年產量可達700余萬公斤、年產值4000余萬元。
近年來,隨著工廠化生產基地投產、龍頭企業開建、先進栽培和管理技術應用,陽泉市食用菌產業正在向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2014年年初,陽泉市政府出臺了《2014年陽泉市現代農業發展十大惠農政策》,其中包括針對農戶生產食用菌的相關補助。在政策引導的同時,陽泉市相關部門還積極加強與省農科院所的溝通和聯系,加大對食用菌生產中的科技指導與投入,積極引進新品種。同時,2014年陽泉市在三個農業縣區開展了三次大型食用菌生產培訓課,指導農戶合理利用資源,科學規范地投入,保障標準化生產。目前,陽泉市食用菌生產的主要設施有二代棚、三代棚、節能日光溫室、廢舊廠房(窯洞、房屋)等,其主要類型有平菇、香菇、雙孢菇、黑木耳、秀珍菇、海鮮菇等,品種多達30余種。
目前,陽泉市食用菌生產已經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格局,并在三個農業縣區呈現出不同的區域特色。盂縣康泰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工廠化集約生產模式,可為農戶提供統一規劃,統一菌包生產,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銷售服務;平定縣綠洋食用菌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本地原材料充足的優勢,實現了“玉米芯、牛糞———雙孢菇———肥料”農業循環發展; 郊區大村大義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引導農戶利用廢舊房屋、閑置窯洞等場地進行食用菌立體栽培。
下一步,陽泉市食用菌生產將以市場為導向,實行標準化規模經營,謹防品種單一、價格不穩定等問題。同時立足本地市場,不斷開拓外向市場,加強政策引導和宣傳,依托龍頭企業培育外向型市場,增強信息化服務。2014年,陽泉市計劃新增食用菌生產面積30萬平方米,總面積預計達到5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