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縣澄照鄉佃源菇農利用農作物廢棄物種植的食用菌珍稀品種大球蓋菇今年取得好收成,每畝產量達到7000余斤,純收入達1.5萬余元以上。
大球蓋菇又名酒紅球蓋菇、皺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大球蓋菇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首先,栽培技術簡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強的抗雜能力。其次,栽培原料來源豐富,可生長在各種秸稈培養料上,可以當作處理秸稈的一種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廢料可直接還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其三,大球蓋菇抗逆性強,適應溫度范圍廣,可在4~30℃范圍出菇,在景寧縣的氣候條件下可自然越冬。其四,大球蓋菇產量高,生產成本低,對栽培技術要求相對較低。
循環農業是近幾年景寧縣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課題,發展循環農業有利于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維護生態平衡,從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目前佃源村大球蓋菇種植面積達30余畝,促進了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