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天水眾興菌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興菌業”)業績和現金流大幅增長,財務數據靚麗。但《金證券》記者發現,在金針菇價格連續下滑的大背景下,一枝獨秀的眾興菌業顯得有些非比尋常,其畸高的毛利率甚至遠超行業第一的雪榕生物。
金針菇三年大跌近四成
眾興菌業99%以上的收入來自金針菇銷售,日產金針菇170噸,生產規模僅次于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0噸/日)和湖北如意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0噸/日),行業排名第三。上市公司星河生物排名第四,日產食用菌104噸。
2011-2013年,公司銷售收入分別為1.31億元、1.9億元和2.64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4357.61萬元、6398.85萬元和5470.13萬元;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9301萬元、9455萬元和9302萬元,超出同期凈利潤逾七成。
但《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公司營收迅速增長的表象下,其凈利潤在2013年掉頭向下,原因是金針菇售價出現明顯下滑。2011年-2013年,公司金針菇平均售價分別為9.07元/千克、6.98元/千克和5.77元/千克,累計跌幅超過36%。
金針菇的跌價風暴,橫掃各大食用菌生產企業。
上市公司星河生物與眾興菌業主營業務相似,主要生產金針菇、真姬菇和白玉菇等,其中金針菇產品2013年占營業收入的52.78%。年報顯示,星河生物2013年虧損1.63億元。公司解釋,金針菇等工廠化鮮品食用菌市場價格在低位徘徊的月份較多,公司產品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毛利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