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8月,牡丹江市上規模的加工型龍頭企業已經達到了5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19家。牡丹江市龍頭企業拓寬食用菌銷售渠道,2013年,全市食用菌龍頭企業加工量達1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年出口食用菌產品1.45萬噸,創匯3160萬美元。
近年來,牡丹江市百萬農民收入靠生豬、肉牛、果菜和食用菌四大產業領先全省,而食用菌又是四大產業的重中之重。東寧縣一位食用菌栽培大戶的暢想,如今這種產業化的經營方式已經變成了現實,成為撐起菌農錢袋子的主要支柱。東寧上百戶耳農靠種植黑木耳買了別墅,轎車,冬季居住在舒服的曖氣樓房,夏季從事黑木耳的種植業。
一座城市的產業要想發展、騰飛,離不開龍頭企業的支撐。只有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產業化經營理念,將分散經營的個體一個個鏈接起來,才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正是有了這樣的認識,牡丹江市開始加強龍頭企業的培育和引進,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支持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建立成長,不斷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這樣的產業發展思路,近年來,牡丹江市吹響了食用菌產業跨越發展的“集結號”,標志著牡丹江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寬松的環境、更加優惠的政策,積極引進有實力、有技術、有資金、有管理經驗的龍頭企業共謀產業發展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