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值蘑菇市場淡季。但在密云縣西田各莊鎮墳莊村村南一處山洞里,已經進入采收期的平菇卻長勢喜人。山洞里種植蘑菇,打破蘑菇生產的季節性限制,在銷售上打了個“反季牌”,生產出的平菇供不應求,產品以訂單方式直供蔬菜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
據墳莊村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小愿介紹,平菇屬于低溫型食用菌,村里的山洞由赤鐵礦石和云母石構成,山洞內分上下4層,特殊的結構形成了山洞里冬暖夏涼的小氣候,而通風、弱光、恒溫、恒濕的天然條件保障了蘑菇生長所需。在這樣的環境里,病蟲害少,長出的蘑菇形狀好、品質高。而傳統大棚里種的蘑菇,由于受溫度和濕度影響,一到夏季就轉入了淡季,出菇量大減。山洞蘑菇正是利用了廢棄山洞的這一特點,不僅降低了蘑菇生長的成本,還可以實現周年生產,填補了夏季蘑菇生產的空白。
據介紹,今年該合作社共種植平菇6萬棒,從6月初開始采菇,兩個月來已產出鮮菇3.1萬公斤,按照每公斤銷售價格8元計算,產值達到了24.8萬元,其中僅7月11日,日產平菇2199公斤,收入高達1.9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