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麥德姆”影響,山東威海市區草坪上冒出不少野生蘑菇,有市民前往采摘食用。專家提醒,山東省威海市僅有兩種可食用的野生蘑菇,多生長在山林里。市區草坪及路邊的野生蘑菇多有毒,建議謹慎采摘食用。
昨日上午9時許,在熱心市民提示下,記者在威海國際海水浴場南側的草坪上看到,草叢中冒出不少野生蘑菇。該蘑菇通身白色,高約5厘米,傘柄粗壯,傘蓋張開,直徑寬度不一,內側有褐色棱褶。隨后,記者發現,這些野生蘑菇采下后暴露于空氣中,傘蓋內側的顏色在幾分鐘之內就由淺褐色變為深褐色,并散發出濃重的腥味。據附近環衛工人介紹,草坪上的蘑菇是在臺風“麥德姆”過境后才冒出的,每天早晚都會有人在現場采摘。
這種野生蘑菇是否可以食用?威海環翠區農業局蔬菜站站長張傳明在查看記者帶來的樣品后表示“不建議食用”.張傳明介紹,目前沒有辨別毒蘑菇的有效方法,網上傳播的毒蘑菇鑒別方法并不可靠。“我市常見的可食用野生蘑菇只有兩種:‘粘蛾’和‘黃蛾’。這兩種野生蘑菇,質地較為厚實。”他說,“粘蛾”外皮較硬,食用時需要剝離外皮,但內表皮較為光滑,其傘蓋內側沒有棱褶;“黃蛾”傘蓋內側有棱褶,呈黃色,不能剝皮。反觀草坪上采摘的野生蘑菇,質地較為松軟,個頭較小,不屬于上述兩種蘑菇,因此不建議采食。
據了解,山東省威海市兩種可食用的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山林中的松樹和麻櫟樹下,生長環境較為特殊,對濕度、溫度及光照等都有嚴格要求。“山林由于人跡罕至,環境條件相對變化較小,因而野生可食用蘑菇每年都會在固定的地方出現。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粘蛾’和‘黃蛾’才一代代傳下來,被人們所熟識。
相關鏈接 誤食毒蘑菇要及時就診
誤食毒蘑菇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和幻覺等癥狀,嚴重的造成心、肝、肺、腎等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市立醫院去年曾接收12例因誤用毒蘑菇而就診的患者。
威海市立醫院急診科主任錢軍提醒市民,為了減少野生蘑菇中毒幾率,不要采食不認識的蘑菇,即使是可食用的野生蘑菇,也要煮透炒熟再食用。誤食有毒蘑菇后,要立即采取刺激咽喉催吐等措施,并及時去醫院就診。另外,如果多人同食野生蘑菇,有人出現了中毒癥狀,其他未出現癥狀者也要去醫院做醫學觀察,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