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許多時候農民不知道發展什么農業項目,或者有項目不敢去發展,怕干不好賠錢。針對農民這一困難,昔陽縣西寨鄉通過鄉干部和大學生村官帶頭創業———試種平菇,為百姓開辟致富新門路。
昔陽縣西寨鄉一直以種植茴子白為主,為了改變這一單一的種植產業,西寨鄉黨委政府通過外出學習和聘請專家實地考察,利用縣里的扶貧資金在漳漕村新建平菇大棚19個,其中鄉干部和大學生村官種植4個,漳漕村合作社種植15個。
走進平菇種植基地的大棚,5000個種植袋排列得整整齊齊,平菇破袋而出長勢喜人。在大棚里,記者見到了正在采菇的大學生村官———李賀英。今年,她借助西寨鄉在在農村推進平菇種植的機會,和幾名鄉干部合伙承包了4個平菇大棚。
“西寨的海拔要比縣城高一千多米,溫度特別適合平菇的生長。平菇在市場的價格現在是2塊到3塊錢一斤。我們按照一袋平均產2斤計算,一個棚差不多一萬斤左右。按市場最低價2塊錢一斤,收入2萬,除去成本5000元,純收入15000元。”李賀英說。
西寨鄉鄉長張興華告訴記者,西寨鄉通過今年的試種,在了解這個項目的同時讓鄉里的干部學習一些平菇種植的技術,試看一下市場的反應,先為老百姓探探路,準備明年開始向全縣推廣,讓老百姓多一項致富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