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2014年7月15日晚,在中國菌物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舉行期間,《菌物學報》第八屆編委會會議在貴陽飯店舉行。
此次編委會共有34位編委參會,是歷屆編委會參會人員最多的一次。會議由《菌物學報》常務副主編劉杏忠研究員主持。《菌物學報》責任編輯王閔老師首先向全體編委做了詳細的工作匯報。她回顧了期刊在第七屆編委任職期間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績:《菌物學報》立足學科研究熱點,通過與基金項目結合、與國際會議合作成功地組織專刊,獲得了影響因子的提升;《菌物學報》刊載的論文在ISI Web of Sciences中被SCI期刊的引用頻次逐年提高;期刊通過與各種媒體合作,包括使用DOI、微信平臺及制作專輯電子書的形式,大量推介發表的優秀論文,擴大了期刊的影響力;對發表文章作者及單篇文章被引頻次的統計將作為今后評選“優秀作者獎”的基礎;為方便作者及審稿專家,編輯部還即將推出新的網絡采編平臺。種種努力,使得《菌物學報》的發文量和期刊的影響因子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于2012和2013年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并且中國知網國際翻譯部已選擇《菌物學報》作為首批向國際推送的中文學術期刊。王閔老師最后還將《菌物學報》與國內外知名的菌物學方面的期刊進行了橫向比較,指出了期刊引用的“孤島”現象,及編輯部在未來發展中努力的方向。
隨后,編委們暢所欲言,開始了熱烈的討論,紛紛為《菌物學報》的發展獻計獻策。張修國老師認為:“發展英文期刊是未來期刊發展的方向,《菌物學報》可以順應潮流,應時而動。”郭良棟編委則認為:“《菌物學報》是國內的專家、學者及學生發表論文很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中文文章是不可或缺的。”王成樹研究員則比較了國內幾個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指出了期刊發展的規律及推動影響力的方法,供《菌物學報》借鑒。圖力古爾老師,比較了菌物學會創辦的三種期刊,肯定了《菌物學報》的工作。范黎老師指出:“編輯應加強稿件送審前的學術質量把關。”邊銀丙老師向各位編委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各位編委能每年將一篇質量優秀的稿件投給《菌物學報》,一方面為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做貢獻,另一方面也體現編委們在期刊發展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菌物學報》編委會歷時一個多小時,在編委們熱烈的討論聲中落下帷幕。劉杏忠老師在總結時肯定了《菌物學報》在戴玉成主編的帶領下所取得的成績,同時勉勵編輯部對編委們的意見進行認真的總結與思考。今后,《菌物學報》將繼續立足國內,面向國際,在發表優秀中文稿的同時,也適當刊發英文文章,為繼續提升《菌物學報》的國際影響力打下基礎。期刊編輯將繼續加大約稿、組稿的力度,不斷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并將致力于改變期刊的“孤島”現象,多爭取多元化的稿件,擴大期刊的報道范圍,加快優秀稿件的刊發速度,為期刊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