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河縣委宣傳部的干部們再一次來到連莊鎮孫鵬濤的蘑菇種植基地里“串親戚”,這次不僅為他帶來了政策、信息,還有16萬元的扶持資金。
當孫鵬濤從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宋洪起手中接過厚厚的錢時激動地說:“你們真是‘及時雨’呀!這幾天我正為資金的事兒犯愁呢。”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宣傳部把連莊鎮的聯系點當作踐行群眾路線教育的基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宋洪起在帶領宣傳干部走訪中,不但結識了許多的“窮親戚”,也熟知了不少的致富典型,孫鵬濤就是其中一個。孫鵬濤幼年因患小兒麻痹癥雙腿留下殘疾,拄起了雙拐,但他身殘志堅,敢想敢干,靠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發展起蘑菇種植,不僅自己賺了錢,還成立殘疾人專業合作社,帶領20多名殘疾人脫貧致富。宣傳部干部多次到他的種植基地調研,一來二去大家熟識起來,雙方便像親戚一樣經常來往,宣傳部干部每次下基層時,都不忘到他這里走走看看,有困難隨時幫他解決……原來,進入孫鵬濤蘑菇種植基地是一條長320米坑洼不平的土路,每逢雨天批發蘑菇的車輛很難進出,影響了他的生意。孫鵬濤買來材料,想整修成沙石路,但他不懂修路技術,更沒有修路工具。宣傳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想辦法協調縣交通局派來技術員,并帶來修路設備,免費為他修好了這條路。
今年,隨著生意的紅火,來孫鵬濤蘑菇基地的批發客商越來越多。他想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再擴建30個蘑菇大棚,讓更多的殘疾人和貧困戶參與進來,共同致富。說干就干,可是當大棚建了還不到一半時,資金超出了原來的預算,出現了很大缺口,向銀行貸款自己又沒有抵押,這下孫鵬濤犯了愁,縣委宣傳部得知這一情況后,再次向他伸出了援手。宣傳部領導班子商議,決定由部內副科以上干部為其集資,讓他無償使用,就這樣你三萬、我兩萬,很快便為他籌湊了16萬元資金,并親自送到他手中。
望著風塵仆仆地來為自己送款的宣傳部干部,孫鵬濤激動得熱淚盈眶,他說:“一定要把蘑菇大棚發展好,讓你們的愛心撒向更多的殘疾人。”
(原標題:愛心獻給殘疾人)
(原標題:愛心獻給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