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地處川、甘、陜三省交界處的四川省青川縣,是四川最偏遠的一個地震極重災區,汶川地震使經濟相對落后的青川縣農業遭到了極大破壞。災后,縣委、縣政府和對口援建的浙江省根據青川縣有種植生產食用菌的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
據悉,青川縣通過種植黑木耳、香菇、竹蓀、春茶等山林特色產品,著力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并堅持“培育特色興產業、壯大支柱增效益”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相繼在板橋鄉、三鍋鄉、騎馬鄉等9個鄉鎮建立起了食用菌產業化生產基地。去年,通過引進先進技術、發揮人才作用、大戶示范帶動,栽培袋料香菇6600多萬袋、黑木耳2000萬棒 (袋)、竹蓀5500多畝,食用菌總產量達1.1萬噸,產值7.2億元,帶動全縣農民人均增收1028元。此外,建成(油菜/玉米(2392, -3.00, -0.13%)/竹蓀)糧經復合型基地5000多畝,每畝獲產值1.44萬元、純收益1萬元以上,“千斤糧萬元錢”變成現實。
青川縣農業局局長羅義祥表示:在這片段木密植黑木耳基地內,一共有17戶業主。保守估計,按每根段木收入10元利潤,這30多畝段木將為每戶增收10萬元左右。陽山村段木密植黑木耳只是全縣生態食用菌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建設生態產品基地縣、生態旅游強縣、生態文明示范縣,青川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出臺配套政策,大力發展生態特色產業,取得“規?;?、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重大成果,農民收入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