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近年來,為把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牡丹江以綏陽黑木耳批發市場、林口川野天寶食品有限公司、牡丹江中龍食品有限公司等六戶龍頭企業為依托,組建了集精深加工、儲運銷售、信息服務于一體的企業集團,將境內的松茸、黑木耳、滑子磨、猴頭菇、白靈菇、金針菇等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加工成保鮮、速凍、鹽漬、干品、禮品。
在國家的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中,牡丹江綜合試驗站是主要的科研陣地之一,該站站長王延峰表示,食用菌產業發展迅猛,后續的廢棄菌袋處理卻沒能同步跟進,而要從根本上解決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推動食用菌產業優化升級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出路之一。食用菌產業梅靜一也表示,伴隨著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每年產生的大量食用菌廢棄原料,不僅污染了菌農集中的河流湖泊,也影響到了當地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而且廢棄菌袋的隨意扔棄,還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
要解決廢棄菌袋問題,就要普及推廣廢棄菌袋回收利用的措施和方法,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才能形成食用菌產業持續循環的良好發展。牡丹江市生物質能源行業協會的王會長也認為,引領食用菌循環經濟發展,首先要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持,出臺鼓勵廢棄菌袋綜合利用的政策和措施,對于購置廢棄菌袋處理設備的企業要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凡是廢棄菌袋綜合利用項目,各部門要優先立項審批,凡是開展廢棄菌袋加工的企業,應該享受農產品加工企業稅收減免,從而鼓勵更多企業參與到廢棄菌袋回收利用中來,使食用菌產業真正實現可持續循環發展。
據了解,為促進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牡丹江市已與大專院校及科研部門建立了技術依托關系,利用科技力量,采取聯合、合作、引進、示范、推廣等形式,重點研發食用菌廢棄菌袋回收加工利用工作。近年來,牡丹江市采取多種形式扶持農戶發展食用菌產業,他們引導農民科技創新,通過科技手段和保鮮處理使食用菌不斷升值,使農民持續增收。2013年,牡丹江市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了37.1億(塊),總產量189萬噸(鮮品),總產值95億元,拉動農民人均純收入2822元,其中黑木耳產量157萬噸(鮮品),占世界的1/4,全國的1/3,全省的1/2,已經成為全國食用菌行業增長速度最快、農民增收效果突出的地區,今年牡丹江市的食用菌栽培規模將會達到38億袋(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