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近年來,龍泉的黑木耳產業發展迅速,因種植黑木耳所得的收入超過農民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但栽培黑木耳所產生的廢棄菌袋去處一直是個難題。2013年,龍泉市共栽培黑木耳1.8億袋,同時產生的廢棄菌棒可繞地球四五圈,如果處理得當將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據龍泉市農業局副局長謝立生介紹,自龍泉市全面開展綜合利用食用菌廢棄菌棒的計劃,這項計劃將廢棄菌棒集中回收,用于還田、還山,生產有機肥等,在當地的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當地的菇農知道廢棄菌棒能賺錢后,亂扔廢棄菌棒的現象已經十分少見了。據了解,目前,龍泉全市共有69個廢棄菌棒臨時收集點,肥料生產廠按照每支廢棄菌棒0.06元左右的價格向農民收購。
據了解,碾碎的菌棒廢料覆蓋在土地上,可以使土質變得更疏松,當地的有機肥生產廠收購廢棄菌棒,在豬糞發酵時,拌入含有大量木屑的菌棒廢料,能讓其更好地轉化為有機肥。2013年,龍泉市蘭巨鄉陽光農業有限公司共處理加工商品有機肥6100多噸,同時消化廢棄菌棒1900多噸,現龍泉市共有5家這樣的有機肥生產廠。據龍泉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目前的菌棒收購價格,龍泉市1.8億袋廢棄菌棒,每年可以變現為1080萬元的產值。如今,龍泉市的農民都舍不得丟掉廢棄菌棒,連廢棄菌棒外面的塑料袋都可以賣三分錢,廢棄菌棒賣給有機肥生產廠得到了額外的收益,也同時有效實現了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