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訂單”,轉行種草
食用菌栽培實在是一個市場行情看好的產業,然而食用菌栽培所需的技術含量高,風險大,周期長,見效慢,邱福平只能慢工細活,起早貪黑,在實踐中摸索著前進。
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1986年的一天,一位從廣東梅州來的外貿公司經理來到下壩鄉,要向邱福平收購100噸的仙草。
“100噸?這不是開玩笑吧?”當時只種了三五百斤仙草的邱福平頓時傻眼了。
“100噸,難啊!”邱福平無奈的表情寫在臉上。
梅州的客商鼓勵道,“你可以去發展啊!”
那時的邱福平正對發展實用菌栽培技術雄心勃勃,想要干一番大事,此時要他放棄食用菌栽培而“種草”,實在接受不了。但廣東客商的訂單在手,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發動農民一起種植。他把幾年摸索出來的仙草種植經驗進行整理,著手編寫種植仙草技術資料,而后到縣城請人打印了幾百份,騎著自行車到下壩鄉各個村挨家挨戶散發宣傳資料。但卻沒有人愿意規模種植仙草。失望而歸的邱福平只好發動親朋好友種植。親友們抱著懷疑的態度勉強種了一些。
結果,種植仙草的親友們一年之后就賺大錢,有的從此翻了身。
下壩鄉其他村的農戶,看到原先長在田間地頭的“野草”能夠賣錢,開始紛紛加入種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