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香菇菌棒如何處理?在地處秦嶺山區的甘肅兩當縣農村,至少有5種處理辦法:栽培新的菇類,做花卉有機肥,家禽飼料,代替取火木炭,甚至可以加工成用于家具建材、物流包裝的木塑復合材料。
近兩年,兩當縣大力發展農業、農村的生態循環經濟,延伸食用菌生態產業鏈,將食用菌廢料轉化生產成有機肥料、活性炭等,使食用菌效益提升了15%。目前,食用菌已成為兩當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第一主導產業,預計今年將實現菌業總產值5900萬元。
村民陶志有一家三口都從事菌菇養殖,陶志有種植香菇,兒子小陶把廢棄的香菇菌棒加工為木炭,年產120噸,可創收50余萬元。
兩當地區屬典型的暖溫性濕潤氣候,發展綠色林果經濟大有可為。2012年,豆坪村村民姚志軍,利用當地濕潤氣候,建起鋼架大棚,帶頭種了2畝草莓,沒想到每畝純收入突破4000元。嘗到了發展大棚蔬果甜頭,他手把手地向大家傳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