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積極開展桑枝食用菌種植技術研究,提高桑園綜合效益。”近日,黔江區桑枝食用菌協會聶明亮高興地說。
黔江區桑枝食用菌協會位于全國科普惠農先進單位石會鎮蠶桑科普示范基地。盡管這里桑園面積大、養蠶農戶多,但由于長期以來桑枝利用率低,大量的桑枝廢棄在田邊地角。
2009年7月,從廣州打工回來的聶明亮,利用自己掌握的食用菌種植技術,在石會鎮關后社區建起了占地3500平方米的食用菌加工廠,并探索利用桑枝種植食用菌。
每個食用菌菌棒重6-7斤,里邊有木屑、棉殼、玉米粉等,其中由桑枝粉碎而成的木屑占40%左右。又由于桑枝數量多,收購價格極其低廉, 因此食用菌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經濟效益明顯上升。
如今,食用菌加工廠種植榆黃菇、平菇、金針菇、秀珍菇等多個品種,年產值近100萬元。
今年,在黔江區科協的幫助下,聶明亮正式成立桑枝食用菌協會,入會會員50多人。聶明亮表示,協會將積極開展桑枝食用菌種植技術研究,加強對會員的技術指導,將廢棄桑枝變廢為寶,提高桑園綜合效益,帶動更多蠶農增收。
黔江區桑枝食用菌協會位于全國科普惠農先進單位石會鎮蠶桑科普示范基地。盡管這里桑園面積大、養蠶農戶多,但由于長期以來桑枝利用率低,大量的桑枝廢棄在田邊地角。
2009年7月,從廣州打工回來的聶明亮,利用自己掌握的食用菌種植技術,在石會鎮關后社區建起了占地3500平方米的食用菌加工廠,并探索利用桑枝種植食用菌。
每個食用菌菌棒重6-7斤,里邊有木屑、棉殼、玉米粉等,其中由桑枝粉碎而成的木屑占40%左右。又由于桑枝數量多,收購價格極其低廉, 因此食用菌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經濟效益明顯上升。
如今,食用菌加工廠種植榆黃菇、平菇、金針菇、秀珍菇等多個品種,年產值近100萬元。
今年,在黔江區科協的幫助下,聶明亮正式成立桑枝食用菌協會,入會會員50多人。聶明亮表示,協會將積極開展桑枝食用菌種植技術研究,加強對會員的技術指導,將廢棄桑枝變廢為寶,提高桑園綜合效益,帶動更多蠶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