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整齊有序的食用菌棒被運輸車輛分配到各個菌棚,一個個猶如小花傘的食用菌菇立在食用菌棒上……當我們走進食用菌大棚時,引入眼球的就是這樣的美景。承德縣充分利用廢棄菌棒加工制作飼料使其變廢為寶,實現了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既減少了廢物污染,又提升了經濟價值。
近年來,承德縣利用農作物秸稈和動物排泄物作為原材料,全力發展以草腐菌為主的食用菌產業園區,已經成為該縣循環農業的一大亮點。
承德雙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00畝,是一家以工廠化模式生產食用菌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并形成了集菌種培、食用菌生產和銷售的一體化經營模式,該公司在建的日產25噸工廠化杏鮑菇種植項目總投資1.2億元,目前日生產2萬袋、日產菇8噸。這么大的規模所帶來的效益是顯而易見的,但同時帶來廢棄菌棒處理,也是一個嚴峻的課題。由于使用過的菌棒只能廢棄,不但增加處理難度,而且帶來嚴重的污染問題。
該廠通過外出參觀考察,并聘請研究人員多次進行實驗研究,把使用后的菌棒進行分類,將可利用的菌棒進行滅菌,在通過菌液注入菌棒,進行接種培養,使其達到了二次出菌能力,目前已經成功生產出平菇、木耳等,正準備擴大生產規模。同時計劃將完全無利用價值的菌棒拆分成菌糠,進行蚯蚓養殖實驗,將蚯蚓喂養蛋雞,如果試驗成功,將對蛋雞養殖的經濟價值起到突破性的提升。
“我公司通過實驗研究建立將廢菌棒回收再利用的生產模式,積極打造現代工廠化園區,不僅形成了良好的循環農業,得到了二次收益,又解決了污染問題,是一個雙贏的好路子。”,該公司總經理張明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