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我國食用菌栽培的生產模式處于從傳統設施栽培向工廠化生產過渡的時期,仍然以傳統模式為主。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企業有788家,工廠化生產是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新方向。據山東省農業廳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研究員龐茂旺介紹,山東省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正在以良好的發展勢頭向前行進,具有規模大、品種多、質量好、效益高等特點。
2013年,山東省食用菌工廠化企業年產量達62萬噸,占全國食用菌工廠化企業生產量的1/3左右,目前山東省有122家食用菌工廠化企業。食用菌生長過程對生長環境要求高,要實現周年化生產,要實時的根據其生長階段調整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生長要素。在國內能夠實現工廠化生產的種類也較少,國內發現的可食用種類有960多種,其中,真正人工栽培成功100多種,而最終實現工廠化生產的僅有10多個品種,例如灰樹花目前就只能在日本實現工廠化,而且目前國內工廠化生產的食用菌種子大部分來自國外,工廠化生產的建設資金投入大,動輒幾百上千萬,一般國內的傳統種植戶無法承受,因此龐茂旺指出,工廠化代表了食用菌產業的未來發展新方向,鼓勵有條件的農戶進行工廠化生產,對于條件不完善的還應該因地制宜發展傳統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