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莊子》的有“朝菌不知晦朔”,有人因此推測早在兩千多年前已開始使用雞樅菌。據相關歷史史料記載,明朝的高宗皇帝朱由校最嗜雞縱,因雞樅菇味道鮮嫩但易變質,采摘下過夜香味即會大減。唐明皇曾為了讓楊貴妃吃到新鮮的南國佳果荔枝,令沿途驛站快馬急遞新鮮荔枝。雞縱菌也由驛站用快馬急送到京城供高宗皇帝食用,據說當時連正宮娘娘張皇后也沒有分享這一稀罕的佳肴。
在古代雞縱菌稀罕難得,如今珍稀菌雞樅菇也逐漸實現人工培植,但雞樅菇種植條件比較苛刻,喜歡高溫高濕陰暗的環境。為了獲得更高的效益擴大生產規模,通過安裝空調為雞樅菇的生長創造條件。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化雨鎮李堂村的食用菌種植大棚紛紛裝上了空調,控制菇棚溫度,解決了雞樅菇春冬季節生長所需的高溫問題,菇期縮短而且菇相整齊質量有保障,實現了周年化生產。目前市場雞樅菇的市場批發價為40/斤,平均一畝雞樅菇年收益可達到60萬元。
據了解,李堂村種的黑皮雞樅菇,屬于雞樅菇的珍稀品種,菌種培育、種植管理等都有嚴格的要求,所以現在還無法做到全面普及,在金鄉的60畝基地已經是山東省最大的基地。李堂村生產的雞樅菇一般供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星級酒店的高端市場,產品經常供不應求,一般將雞樅菇產品加工預冷后進行空運,保證雞樅菇的鮮味。金鄉縣基地現在在探索雞樅菇的種植技術攻關,住上空調屋的雞樅菇享受到高等的待遇,也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享受到這一連古代高宗皇帝都稀罕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