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就是利用羊蕨(俗名蕨菜)根種植新長出的豬苓。”甄永福在自家后院的蕨菜地里刨開土層,指著一塊雞蛋大小的豬苓告訴筆者,豬苓種植的蓋層土質與蕨菜野生環境大致一樣,因此只需要將野蕨菜根代替青杠樹作為密環菌寄主便可以,“一平方米的野蕨菜根就能養活一窩豬苓,而且每次只用挖中老年蕨根,幼年的便可以留在土里來年再用。種植成本也就大大降低了。”甄永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蕨根每年農歷三月底就會長出土,每平方米大概能采鮮蕨菜10斤左右,能收入40元左右,按當前的市價來算,自家種植的70窩豬苓(每窩一平方米),三年后每窩便能產25公斤左右,加上每年采摘羊蕨,一共便可收入3萬元左右。
節省成本 可持續發展
“利用密環菌寄主,將木本植物變為草本植物,種植豬苓,不僅能節省種植成本,還能實現較大的經濟收入,在全鄉推廣,大面積種植成功后,我們將向整個玉瓦片區推廣,讓更多的群眾獲利,真正種出“地下黃金”的社會效益。”玉瓦鄉負責人向筆者介紹道。據了解,作為目前九寨溝縣最大的豬苓良種繁育、栽培基地,今年,玉瓦鄉將把蕨菜根種植豬苓作為重點推廣發展項目,并以甄永福種植基地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發展建成示范園區。目前,已完成豬苓種植70窩,累計完成投資3萬余元,預計今年利用蕨菜根種植豬苓將達到1.2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