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生活,關乎民族未來。霧霾天氣范圍擴大,環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的紅燈。各地相關部門如何將生態建設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首先要徹底摒棄單純依靠資源能源消耗的發展模式,致力把能耗降下來、把資源利用率提上去,實現產業發展生態化。
近年來承德不斷強化綠色發展的剛性約束,探索利用市場機制推動資源轉化變現的有效途徑。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堅持產業培育與循環利用同時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延長產業鏈條,特別是食品藥品加工業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有機銜接,打造出中草藥、山杏、山楂、食用菌等產業集群。
承德市委書記鄭雪碧指出:隨著京津冀區域大范圍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承德市生態優勢愈加凸顯,在“中國食用菌之鄉”——平泉縣的春天味道里彌漫著的陣陣菇香就是最好的例子。目前承德已有食用菌原料林78萬畝,食用菌生產遍布全縣291個行政村,承德市年生產食用菌已達7.5億盤(袋)、創產值60億元,被評為“中國產業聚群品牌50強”之一。該市積極開展食用菌廢料的研究,形成了“刺槐林—食用菌原料—食用菌—食用菌廢棄物—蛋白飼料—畜禽養殖—沼氣池—沼渣沼液—還田作肥料”閉合式循環產業鏈,實現生態與產業共贏,2013年成功申報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